据了解,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,是我国目前历史最长、层次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商品最全、到会客商最多、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。广交会提供了一个和买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,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客户展示我们的产品,相对来说更能取得客户的认可,订单成交率相对也比在贸易网站上要高很多。但是,广交会的参会意义并不只是仅仅为了拿单,更多的是去会会老客户,展示新的样品,顺便挖掘一些潜在的新客户,因为很多客户知道,中国的参展商要拿到一个摊位并非易事,企业能参展也是实力的体现。
我刚入职许昌智工时,就参加了这个全国最大的外贸盛会,备感荣幸。在广交会期间,我感受颇多,这其中有辛苦,也有劳累,但有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从而在实践中得到了收获,这也为以后的展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。
展会的准备工作阶段,是对体力、心力的考验。在展会开始前,需要业务员提前去物流区接参展设备,再将设备一一的推到场馆,一公里的距离看似很短,但推五台设备是对体力不小考验。缴纳电费、场馆管理费、租赁电箱、贴广告背景墙、拆机器、接线、调试机器、擦机器、打扫卫生......一项项琐碎的工作但又环环相扣,细节决定成败,这也是对心力的考验。
展会开始后,人头攒动,慢慢摩肩接踵起来,我发现不能直戳戳站在展位内,于是我拿起了一支笔,一份产品手册,还有一张名片,站在展位靠过道的地方招揽客户。当然,我也在不断在摸索中总结经验,比如,我主动向人多的方向望去,远远地和外国客户使眼色,微笑一下,没准儿就真过来了。然后,用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销售策略简要而突出亮点的介绍一番,把他的需求情况,目标市场,等等信息集中起来进行记录,这样能保证自己更加贴近国外客户,有人从展位前走过,我能瞬时与他们接触,捕捉到一定的信息。连日来,我们每天坚持站着,从九点开始到下午六点闭馆,中午轮流吃饭,下午不停地发宣传单,名片,人来人往,一波接一波,有时候展位能围十几个人。每收到一个客户的名片我们觉得都是一种成功,像是自己的战利品,虽然一天下来站得腿疼腰酸,很累但感到很充实。
在展会工作中,我发现,参加展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,更是对业务员接待客户能力的考验,这就需要业务员在工作中历练全方位的能力。
首先,业务员要对客户国情背景进行了解。了解不同的国家背景是在参会前的日常工作中就要掌握的基本能力。清楚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,风土人情、经济状况是做外贸工作基本素养,比如,在客户递过名片的时候,能立刻反应过来客人是来自哪里的,这个地方在哪里,有什么交流禁忌等,微不足道的细节就有可能使客户提起对产品的兴趣。
其次,对产品专业、准确的了解是业务员的基本功。对产品的透彻认识程度直接涉及到业务员的专业程度,客户如果发现业务员对基本的产品信息都不了解,对公司产品的信任感会大打折扣,將心比心,换谁也不愿意跟一个什么都不懂,不专业的业务员谈业务。当然,只熟悉产品是远远不够的,除了对产品性能、材质的了解外,还要熟悉包装及其尺寸大小,甚至是对客户国家的用电功率的了解。专业性还体现在时间上,例如,当客户问到产品时,业务员是否能快速回答。客户时间紧,抓住时间就是抓住机会。
再者,业务员需要有自信稳重可靠的仪态与气质:对个人来说,我们代表公司的形象,也代表我们国家的形象,这就要求我们在和客户谈话时一定要有底气,底气源于对国家强大的自信,对产品质量的自信,对产品认识程度和个人能力的自信。
最后,业务员要细心大胆的歌曲对潜在客户进行挖掘与维护。广交会可以看作海上的冰山,现场下单的客户只是冰山漏出海面的一角。大部分客户不会在展会上直接下单的,这是现实问题。这需要我们业务员好好的跟客户坐下来谈,以真诚专业的态度全方位展现我们公司质量过硬的产品,当我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,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优质潜在客户,就算没当场下单,在未来工作中对有意向的潜在客户跟踪维护下,下单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。
每一个签单都来之不易,都是对我们许昌智工产品的认可,对我们销售团队的信任,对我们业务员个人的能力的肯定。但广交会的结束不是业务的终极,每一个路过展位的人都有成为潜在客户的可能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广交会的参会经验也都会化作工作的基础,指引我们在实践中稳步向前。
(作者单位:公司外贸部)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hnhuibao.net/yingxiao/169.html